踏入議事大廳,一股凝重的氣氛撲面而來。
廳內極為寬闊,此刻卻坐滿了人。
正前方主位之上,一襲淡雅長裙的花想容端坐其中。
容顏絕美,似靜謐山谷中悄然綻放的幽蘭。
但此時,她那精致的眉宇間籠罩著一層化不開的凝重。
顯然如今東域這局勢,讓她倍感壓力。
乙字峰十大核心弟子,包括陸玄戈、蘇小柔幾人在內,此刻皆神色肅穆,靜立于其身后。
大廳兩側,則分別坐著四道氣息強大的身影。
左側首位,是一位面容儒雅、目光深邃的中年男子。
其身側黑袍中年,面色則略顯陰郁。
右側是一位穿著樸素的灰色長袍,須發皆白的老者,以及則是眼神銳利、身形精悍的光頭壯漢。
這四人身后,還各自站著數名男女。
無一例外,身上都散發著強大的靈力波動。
顯然,都是東域各大勢力的核心人物。
葉凡一行十一人的進入,瞬間吸引了廳內眾人目光。
蘇小柔見到葉凡、秦以沫等熟悉的身影,眸中頓時閃過一抹難以抑制的喜色,緊繃的心弦似乎都松弛了些許。
花想容臉上那凝重之色亦稍稍化開,抬起眼眸,看向葉凡,聲音清越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,“葉凡師弟,你來了。”
這一生葉凡師弟,令廳內眾人瞬間了然。
“這幾位是?”
葉凡朝花想容微微頷首,隨即目光掃過廳內四人。
心知能坐在這地,必然是東域各大勢力的首腦。
只是他對東域勢力沒什么了解,不認識四人。
“先坐。”
花想容沒有立刻回答,而是輕輕揮了揮玉手。
一股帶著淡淡花香的柔和微風,輕輕拂過。
側方一張空座椅于微風推送下,無聲地挪到了葉凡身后。
葉凡見狀也不客氣,順勢坐了下來。
秦以沫、沐傾城等人,則靜立于其身后。
待葉凡坐定,花想容這才開始一一介紹,先指向了左側首位那位儒雅中年,“這位是殷氏族長,殷墟。亦是這忘川城之主,此次東域誅邪一事,殷氏出力甚多。”
殷墟聞言立刻起身,面帶和煦笑容,朝葉凡拱手示意,態度頗為客氣,“葉公子,久仰大名。”
就在幾日前,他已見識過花想容的強大與。
面對同樣是伏天真宗親傳的葉凡,自不敢有絲毫怠慢。
心知若能度過此次邪族之劫,眼前這些伏天真宗天驕,未來都將是西荒舉足輕重的人物,提前交好絕對有益無害。
花想容目光轉向左側次席那位面色略顯陰郁、氣息沉凝的中年男子,介紹道,“這位,是離天城吳氏族長,吳所銳!”
話落,又看向右側次席那位眼神銳利、身形精悍的光頭壯漢,“這位是恢暗城的卓氏族長,卓正天。”
卓正天與吳所銳聞言,并未起身。
只是象征性,朝葉凡拱了拱手。
態度不冷不熱,遠不及殷墟那般熱情客氣。
身為東域一方霸主,自有其傲氣。
雖忌憚伏天真宗,但對葉凡這個尚未完全證明自身分量的年輕親傳,還保持著觀望態度。
葉凡對此渾不在意,微微頷首回禮。
目光轉過,落在了右側首席那位老者身上。
老者身上沒有絲毫氣息外泄,似一個普通老人。
但葉凡感覺此人深不可測,或許實力為此地眾人之最。
花想容話音適時響起,帶著一絲鄭重,“這位是斬天劍宗宗主,肖煊前輩!斬天劍宗乃東域第一宗!”
聽花想容提東域第一宗,那名為肖煊的老者當即睜眼。
其眼神并不如何銳利,反而帶著深深的疲憊。
擺了擺手,臉上滿是慚愧之色,聲音沙啞道,“慚愧,實在是慚愧!花圣女謬贊了……東域今日之禍,皆因老夫洞察不明,疏于防范,以至養虎為患,釀成大劫!時至今日,生靈涂炭,皆是老夫之過!斬天劍宗……何敢再稱什么東域第一宗?”
其話語中滿是沉痛與無力感,不似作偽。
“肖前輩言重了。”
花想容搖了搖頭,寬慰道,“造成東域今日之局,并非東域一家之失。即便是師尊,亦不曾料到東域局勢會惡化至此。責任,不在斬天劍宗。”
聽著兩人對話,葉凡心中的越發疑惑。
看來這東域的麻煩,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得多。
“花師姐。”
葉凡按捺不住,打斷了花想容與肖煊的對話,看向花想容問道,“東域……究竟發生了什么?局勢,很麻煩嗎?”
“敢問閣下……”
不等花想容作答,卓正天率先開口,聲如洪鐘,直接對葉凡問道,“南域戰事如今進展如何?”
葉凡側目看向卓正天,雖然奇怪對方為何會有此問,但還是平靜地回答道,“南域洛氏邪族已被誅殺殆盡,剩下的不過是一些零星余孽,清剿工作自有南域本土勢力負責,已不足為患。”
“哦?”
卓正天眼眸中精光一閃,期待地注視著葉凡,立刻追問道,“那……不知閣下此行馳援東域,帶來了多少人?”
“三百。”
葉凡不假思索,如實相告。
“只三百?”
卓正天眉頭瞬間擰緊,臉色沉了下來。
“不然呢?”
葉凡聞言,卻是淡淡笑了笑,“伏天真宗癸字峰,僅三百弟子。我奉命馳援,已是滿員至此。”
“既然南域戰事已平,清剿些許余孽,又何需南域諸勢力全部強者留守?”
邊上的吳所銳接過話頭,話語中帶著一絲質問的意味,看向葉凡,“閣下為何不請南域諸勢力派遣強者一同馳援東域?他們如今應該已經騰出手來了吧?”
“呵呵……”
葉凡輕笑一聲,搖了搖頭道,“南域諸勢力強者,并非我之下屬,我豈能隨意調遣?”
“誅邪之事,關乎整個西荒存亡,非獨南域一家之事!所誅之邪,亦非僅南域之邪!南域諸勢力強者,亦是西荒強者。如今東域邪族禍亂,危及的是整個西荒的安寧,他們于情于理,都該施以援手,共抗邪佞!此乃大義所在!”
吳所銳面色一正,言辭鑿鑿,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