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昭陽繼續道:“他所實施的每一個違紀違法行為,都是在他自身的意識主導下完成的?!?/p>
“是他個人私欲膨脹、無視黨紀國法造成的惡果!”
“他當然要對他的行為負全部、唯一、不可推卸的法律責任和紀律責任!”
秦明并不讓步,“你別急!”
“聽清楚了,我說的是管理教育不到位、監督提醒不及時的責任!”
江昭陽停頓了一下,深吸一口氣,試圖讓語氣平緩下來,但言辭依舊強硬:“至于說管理教育責任?我當然有!”
“作為同僚和黨委委員,對班子里的同志,我一直秉持團結協作、共同進步的原則?!?/p>
“在黨委會上就有關城建領域的潛在風險做過多次提醒和警示!”
“也曾在私下溝通中,就一些苗頭性問題向他坦誠表達過看法和建議!”
“但是!這種提醒、建議,乃至在集體學習中進行的思想教育,是建立在同志之間互幫互助的基礎上,是基于組織的原則和關懷,不是法定的強制管理權力!”
“他唐杰是副鎮長,不是需要我江昭陽亦步亦趨手把手教的中學生!”
“他拒不接受意見、嗤之以鼻甚至與林維泉搞團團伙伙,難道要我時時刻刻盯著他、約束他的手腳才算‘到位’?”
“才算‘無懈可擊’嗎?”最后兩個詞,他幾乎是咬著牙說出來的,充滿了反詰的意味。
話一出口,江昭陽心里猛地一凜!
壞了!有點激動了!
在這種場合,情緒化的反駁本身就是大忌,容易給對方留下“態度不端正”、“急于撇清責任”的口實。
果然,秦明眼神陡然一厲!
他沒有理會江昭陽關于具體提醒證據的爭辯,而是敏銳地抓住了江昭陽情緒激動下的詞句:“‘無懈可擊’?”
“江鎮長,你這話說得很輕巧啊。”
秦明的語調變得極其冰冷,一字一頓,帶著巨大的威壓,“我們紀檢工作講究的就是證據鏈完整,講的就是環環相扣,滴水不漏!”
“你對一位副手的管理監督工作,是否真正做到了你口中的‘無懈可擊’?”
“你說你提醒過、建議過,好,證據呢?在黨委會上的發言記錄?”
“你的提醒內容和唐杰敷衍的具體情形?”
“有沒有形成臺賬?”
“有沒有向上級領導進行過正式的、具體的、指出唐杰可能存在違紀風險的個人報告?”
秦明的話語如同連珠炮般轟擊過來,每一個反問都精準地敲打在“管理責任”最薄弱的環節上——主觀提醒如何客觀證實?未匯報是否構成失職?
“退一步說,”秦明的身體再次前傾,語氣咄咄逼人,不給江昭陽喘息的機會,“即便從最純粹的結果論角度來看——一個和你一起工作多年、被你日常協調指導的副職,最后墮落成罪犯。”
“給黨和政府事業造成如此巨大的損失和極壞的影響!”
“你身為常務副鎮長,負有重要領導職責的干部,難道連一點失察失教的責任都沒有嗎?”
“難道就沒有絲毫‘用人不當’之嫌嗎?”
“組織考察干部,不僅要看顯績,更要看潛績和負責任的擔當精神!”
“‘用人不當’這四個字,結合唐杰慘痛的教訓,你覺得放在你江昭陽同志身上,是不是適合的?”
“‘用人不當’!”
秦明終于把這四個字清清楚楚、分量十足地砸了出來!
如同炸雷在江昭陽耳邊轟然響起!
他感覺渾身的血液瞬間涌上頭頂,然后又猛地倒流回四肢百骸,指尖冰涼!
圈套!
赤裸裸的、精心設計的、步步緊逼的語言陷阱!
從強行建立“間接領導”關系,到把唐杰的個人犯罪硬與自己產生因果聯系。
再到用“無懈可擊”的標準進行道德潔癖式的拷問。
最終圖窮匕見——拋出“用人不當”這頂足以斷送他一切政治前程的帽子!
這一連串的邏輯推演,環環相扣,殺機凜然!
江昭陽的心臟在胸腔里狂跳,幾乎要撞碎肋骨。
他的后背瞬間被冷汗浸透,黏糊糊地貼在絲質襯衫上。
大腦在高速飛轉,每一個神經元都在尖叫:冷靜!必須冷靜!任何一個細微的、被誤解的表態,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!
他用強大的意志力控制住面部表情,盡量不讓一絲慌亂顯露。放在膝蓋上的雙手下意識地收攏,指甲深深掐進掌心,銳利的痛感讓他保持著清醒。
他抬起頭,迎向秦明那兩道如刀鋒般銳利的目光。
空氣濃稠得像化不開的墨汁,每一次呼吸都牽扯著沉悶的神經。
所有的線索都清晰地指向了張超森!
這位不甘失敗的縣長,不惜一切代價,要在最后關頭,徹底扳倒他江昭陽!
所謂的“用人不當”,就是他們射向他晉升之路最毒的一支冷箭!
承認?哪怕是模棱兩可的表態?不!絕不可能!
一旦自己在這個語境下,對“用人不當”表現出任何一絲猶豫或不堅決的否認。
被秦明那支如椽巨筆寫進上報的談話記錄里,再經張超森在背后的扭曲渲染,扣上一頂“領導責任認定不清”、“回避自身失察問題”的帽子。
那么等待他的,將不僅是提拔晉升的落空。
甚至可能背上一個不大不小的處分。
讓他在即將到來的晉升中黯然出局!
全家的期待,自己的抱負,都將在這一刻化為泡影!
絕不能讓他們得逞!
絕不能墜入這精心編織的語言羅網!
每一個字,都必須像在刀尖上行走,慎之又慎!
江昭陽強迫自己深深地、無聲地吸了一口氣。
胸腔內那幾乎要焚毀一切的怒火和驚懼,被強行壓縮、冰封。
他的目光恢復了清明,甚至帶上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決絕。
他知道,真正的較量,從這一刻才真正開始。
他要反擊,用更精準的語言,更符合組織原則的措辭。
在這場無形的刀光劍影中,為自己劈開一條生路!
“秦書記,”江昭陽的聲音響了起來,異常的平穩、冷靜,甚至帶著一種穿透性的力量,清晰地回蕩在充斥著無聲硝煙與權力傾軋的辦公室里,“關于‘用人不當’這四個字?!?/p>
“我認為,這是一個非常嚴肅,并且需要放在干部選任程序整體框架下進行客觀評判的關鍵問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