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瞼下是兩片濃重的青黑色陰影,幾乎延伸到了眼角,像被打上了疲憊的烙印。
那是連日高強度、高壓力的工作吞噬睡眠的痕跡。
然而,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,是她那雙眼睛——依舊銳利如鷹隼,清澈明亮,閃爍著堅毅不屈的光芒。
仿佛兩簇在寒風中頑強跳躍的火焰,執著地穿透重重迷霧。
她立刻站起身,隔著桌子伸出手,動作干脆利落。
“江常委,”她的聲音有些沙啞,帶著熬夜后的干澀,但語氣異常正式,每個字都透著沉甸甸的份量,“非常感謝您能這么快就趕過來。”
她沒有寒暄,握手的力道很足,傳遞出一種無聲的壓力。
江昭陽回握了一下,點點頭,拉開椅子坐下?!皯摰摹,F在具體情況到底怎么樣?”
“瓶頸卡在哪里?”他沒有任何客套,單刀直入。
趙珊深吸一口氣,坐回座位,打開了面前一份貼著“機密”標簽的藍色文件夾,她的指尖劃過幾行關鍵文字。
“最大的問題就是兩個核心嫌疑人,”她的語速很快,卻咬字清晰,“林維泉和曲倏在最關鍵的問題上——誰是整個違法鏈條的發起者、組織者和最大受益者。”
“也就是我們所說的‘主謀’——這兩個人,開始了狗咬狗,各執一詞。”
“他們互相把自己責任推得干干凈凈,恨不得把對方釘死在主犯的牌位上!”
她將幾張關鍵筆錄的復印件推到江昭陽面前,上面用紅筆密密麻麻地做了標注?!澳憧催@里,林維泉反復強調,曲倏掌控著具體的資金流向和套取資金運作細節,他并不完全知情?!?/p>
江昭陽一邊快速瀏覽,一邊眉頭越鎖越緊。
“而曲倏這邊,”趙珊翻到后面的筆錄,聲音帶著一絲惱火,“說法就完全相反了!”
“他喊冤叫屈,說自己就是一個生意人,也是一個具體辦事的人?!?/p>
“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林維泉的直接授意去操作的。”
“他強調自己就是個擋箭牌、替罪羊!”
“資金呢?”江昭陽敏銳地捕捉到核心問題,“涉案資金龐大,流向不可能完全隱匿。資金鏈條上的痕跡總能說明一些問題吧?”他拿起一張復雜的資金流向圖,上面標注著多個可疑的離岸公司和影子賬戶。
趙珊嘆了口氣,“資金往來的痕跡,這是鐵證,但無法明確指向誰是主導者?!?/p>
江昭陽的眉頭已然擰成了川字。
他不再急于詢問,而是開始仔細翻閱趙珊遞過來的主要案卷材料。
一份份訊問調查筆錄……如同一座信息大山向他壓來。
他看得極慢,時而用指尖劃過某行文字,時而停下來沉思片刻。
辦公室里只剩下紙張翻動的沙沙聲。
這確實是個棘手的案子。
兩人都是浸淫官商兩場幾十年的老江湖。
對法律的邊界、司法的程序、甚至辦案人員的心理都有著遠超常人的洞察和預判。
他們的供詞看似矛盾尖銳、水火不容,恨不得立刻把對方送進深淵。
實則字里行間都透著一股精心設計過的陷阱和反噬的味道。
每一個推卸責任的點。
又恰好引向另一個證據暫時無法覆蓋的薄弱環節。
這種互相撕咬卻又互相掩護的攻防策略,不僅讓雙方的責任邊界變得模糊不清。
更硬生生地將整個案件的進展拖入了一個舉步維艱的泥潭——動一下都濺一身泥。
卻難以找到著力點向前推進。
林維泉的“不知情”包裝得冠冕堂皇,曲倏的“授意行事”也演繹得煞有介事。
“這兩個人,”江昭陽放下最后一份材料,聲音低沉而嚴肅,“他們之間的關系到底如何?”
“有沒有可能找到分化瓦解的可能?”他拋出了一個策略性的思路。
趙珊聞言,再次搖頭,表情甚至比剛才更為凝重?!敖N@個點我們早就想到了?!?/p>
“專案組前期花了相當大的精力去調查梳理兩人的關系史、日常交往,甚至動用了社會關系網格分析。”
“然而,結果很詭異,”她頓了頓,似乎在斟酌措辭,“他們的關系非常特殊?!?/p>
“表面上看,他們是緊密綁定的,利益盤根錯節?!?/p>
“但深入挖掘下去,發現兩人之間始終彌漫著一種微妙的互相猜忌和提防?!?/p>
“這種既高度合作又互相戒備的心態,在這次被收押后達到了極致——互相推諉責任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?!?/p>
趙珊翻開一份特殊的分析報告。
“但更奇怪的是……”她的聲音壓得更低了,臉上帶著困惑和警惕,“在某些非常非常關鍵的問題點上,他們兩人的供詞,會出奇地一致!”
“措辭、邏輯、甚至強調的細節重點,都高度相似。”
“默契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?!?/p>
“仿佛……仿佛排練好了的雙簧!”
“排練?”江昭陽的瞳孔驟然收縮,一股寒意沿著脊柱蔓延開來,“‘仿佛’什么?”
“仿佛事先商量過一樣?!壁w珊幾乎是耳語般說出了這個可怕的猜測,室內溫暖的燈光似乎都暗了幾分?!暗@絕不可能!”
“我們完全確認,從收押隔離的第一時間起,他們就被分別關押在不同樓層的、彼此完全物理隔絕的單人監舍。”
“接觸的只有我們安排的審訊人員和特定的看守。”
“監舍內有最嚴格的電子屏蔽和信號干擾,生活物品也經過了嚴格檢查過濾?!?/p>
“我們仔細復核了整個隔離期間的監控記錄和看守排班,絕無串供的可能!”
她強調著,但眼神中的疑慮并未消除。
江昭陽陷入了長久的沉默,指節在光滑的會議桌面上有節奏地輕叩著,發出低沉而規律的篤篤聲。
趙珊的分析如一道刺目的閃電,照亮了案件深處潛藏的可怕暗影。這“默契”的供詞指向兩種可能:其一,存在一個極其隱秘、極其高效的信息傳遞渠道?!?/p>
“如鬼魅般滲透了基地嚴密的防護網,在黑暗中為這兩人架起了溝通的橋梁。“
“其二,這種“默契”可能是一種更深層次的自我保護策略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