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到張工的聲音,旁邊的職工都讓開路:“張工,張工。”
問好的聲音此起彼伏。
楊場長介紹:“這是張工,我們廠的大型機械都是他管著。”
張工盯著時櫻,感慨:“你這腦袋瓜是怎么長的?”
旁邊的忙不迭地問:“張工,副廠長說的都是真的嗎?”
張工點點頭:“得看副廠長畫的圖紙可不可行。”
“嘩”的一下。
周圍的討論聲瞬間擴大。
藥廠的福利待遇好,但在招工考試時,就會說可能會有的風險急慢性病。
職工們毅然投入這個行業,有對國家的熱愛付出,但風險是無可避免的。
如果能降低風險,以后副廠長讓他們往東,他們不往西!
楊廠長則有些猶豫,害怕時櫻只知道理論,不會實踐。
女同志皮薄,到時候出了丑,他怎么圓回來?
他在猶豫時,時櫻四下看了看,準備現場把改造圖紙畫出來。
旁邊工人頓時緊張的問:“還有什么問題嗎?”
時櫻:“先拿測繪工具,我需要量一下機器的尺寸。”
周圍職工們瞬間動了起來。
“副廠長你說還要什么,咱們給你拿什么!”
“先給副廠長倒杯水啊,副廠長說這么久嘴巴都干。”
行了,也不用猶豫了。
楊廠長也跟著配合:“你要什么人,我把全廠最好的技術員都給你調過來!”
時櫻要了兩個負責測繪的技術人員,等測量數據出來后,找了個工作臺,拿起鉛筆就開始在紙上涂涂抹抹。
剛開始還有一些手生,需要想半天才能畫出來,到了后面,前世的記憶開始在腦海中翻騰。
限位開關,防護罩,負壓投料裝置一張張裝置圖躍然紙上。
日頭開始偏移,時櫻坐在工作臺前久久沒有起身。
準備接風宴的大廚催了三次,把飯菜熱了又熱,都等不來人。
自個的勞動成果被糟蹋,大廚氣哄哄的來到廠房,結果趕來一看,頓時熄火了。
他默默回去又炒了個菜。
給副廠長好好補補。
將所有圖紙搞出來,時櫻猛的站起來,眼前就是一黑。
強烈的腦力活動過后非常容易餓,時櫻走起路來腳底打飄。
孫亞男在旁邊扶住她,緊張道:“怎么了?”
時櫻:“有點餓,我們先去食堂吃飯。”
楊廠長正要說什么,助理員推了推眼鏡:
“我剛剛估摸著快結束了,讓人把飯菜都打包送來,就在旁邊張工的辦公室里。”
時櫻眼睛一亮,太體貼了!
張工見她把圖紙都畫完了,迫不及待的想伸手去拿。
卻沒想時櫻順手一摸,把圖紙抽走塞進了隨身軍綠色的小挎包。
“……”
伸出的手就那么不尷不尬的停在半空。
他想說什么,又不好意思,一張臉憋得通紅。
孫亞男小聲叫她:“時技術員。”
時櫻反應過來,莞爾一笑:“張工,你測繪也辛苦了,防著你不休息,圖紙先由我保管。”
“我們先吃飯,吃完飯再一起看。”
這話化解了尷尬,又實在舒心。
張工老臉上漾出一個實心實意的笑:“行。”
到辦公室時,已經有人擺好了桌椅。
桌上足足擺了六個菜。
一盤紅燒肉,一盤清蒸魚,還非常奢侈的用糖燒了一份拔絲紅薯。雖然糖絲很少,但也是極為奢侈了。
剩下的都是素菜,時櫻居然在這里看到了熟悉的平菇,她彎了彎眼睛,看,她來到這里,不是毫無用處。
楊廠長看到多了一份菜,也沒出聲。
菜多熱了幾次,但大廚的手藝非常不賴,味道仍舊很不錯。
后廚原本還準備了酒,但時櫻喝不了酒,又給換成了兩份蛋花湯。
時櫻有些不好意思:“不用這么麻煩。”
楊廠長笑呵呵的說:“吃好喝好,馬上有個大工程,好好養養身體。”
時櫻這些天豬肉吃的有些多,于是多加了幾筷子魚。
這道清蒸魚,豉香十足,魚肉因為多蒸了幾次,有些老。
她就喜歡吃這種肉質偏硬的魚肉。
夾到第四筷時,那道清蒸魚立馬被楊廠長擺到她面前。
時櫻只有在家才有這待遇。
這么多雙眼睛看著,她真有點急眼了:
“楊廠長,不要搞特殊了,我一受到特殊待遇就腦袋空空,把知識全忘了。”
楊廠長八方不動:“那多吃點,把知識補回去。”
時櫻:“……”
她狠狠咬了口饅頭。
這頓飯,她一個人干了三個老面饅頭。
大廚比她做的美味多了,時櫻想撩開膀子吃,但這么些人一起吃飯,菜量不太夠,還是晚上回到空間里加餐吧。
等吃完飯,楊廠長找到大廚,問:“這怎么還多了個菜?是不是做錯了。”
大廚說:“這是職工兄弟們出錢,商量給副廠長加的菜。”
楊廠長沉默了會,拍拍他的肩:
“這錢走廠里的賬上,不用職工們自己出。”
時櫻重返廠房后,開始帶著焊工著手改造。
索性這不是什么大改動,不涉及到機器的運作,不用向上級批準。
一直忙活到十一點,廠房內的燈光依舊明亮,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疲憊。
楊廠長心疼地看著他們:“好了,都休息吧,明天再繼續。”
話音剛落,工人們抓緊做完手底最后一些工作,這才放下手中的工具。
有的揉了揉酸痛的肩膀,有的則直接坐在了地上,喘著粗氣。
時櫻回到宿舍后,跑進空間給自己猛灌了兩杯靈泉水。
緊接著又撈了只三斤重的黃唇魚,用各種香料包好烤了吃,再配上一整杯蜂蜜水。
要是有奶茶就完美了。
時櫻一拍大腿,她手里的牛奶證,把這事都給忘了。
正好,明天開始定奶。
連著兩天,時櫻都泡在廠房,直到第三天下午才終于將器械改造完。
經過試驗,安全性能與預期相符,所有人臉上都綻放出如釋重負的笑容。
“我們成功了!”
“太好了!
人群中,趙家樹神情陰郁。
楊廠長念在過往的情分上,給他調了崗。
雖然說是平調,但他一個技術部的去了生產崗,一天忙不完的工作,這就是明調暗貶。
時櫻一來,他就被調職,家屬院的議論聲可不少。
但是他發現那些該死的原本該偏向他的人,居然通通歪向了時櫻那邊。
等著瞧吧,他絕對不會善罷甘休。
解決完廠里的問題,時櫻回歸正軌——青霉素的研究。
楊廠長說:“我們廠里的研究員不夠,所以從外面借調一些。”
時櫻突然有些不好的預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