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貝貝靠在另一邊,聽到周金生在里面吼叫威脅柳紅梅,她氣的一臉不忿。
“我警告你們,這件事不許聲張,不然這次能把他打暈,下次就能把他打死。”
“哼!你們也足夠幸運。”
“要不是巡視組在楊嶺區,今天我們就能把王建義活活打死。”
“記住了,養好病之后別再惹我們。”
“不然,小心你還在上學的那兩個孩子。”
“別到最后,你不僅沒了丈夫,反倒連孩子都沒了。”
周金生威脅的聲音很大,走廊外很多人都聽到了。
都嚇得趕緊躲回了病房,誰也不敢出來。
很快,走廊里就只剩下了楊同新和姚貝貝。
剛剛周金生在威脅柳紅梅的時候,柳紅梅哭著不停道歉。
說什么他們錯了,以后再也不敢去找麻煩這類的話。
“既然知道錯了,就把這份協議簽了。”
“我告訴你,你要敢不簽,我就讓王建義死在醫院里。”
又過了一兩分鐘,里面忽然傳來腳步聲,楊同新立刻招呼姚貝貝趕快走。
兩人剛離開病房門不遠,周金生就罵罵咧咧走了出來。
站在病房門口,他還對柳紅梅又威脅了幾句,這才大步流星離開。
等到周金生走進電梯,楊同新才和姚貝貝從步梯間出來。
“現在看來,把王建義打成重度昏迷的,就是周金生他們那一撥人。”
“對了,剛剛病房里的對話錄下來了嗎?”
姚貝貝晃了晃手機:“都在里面!”
楊同新深吸了口氣:“走,回去看看柳紅梅,她應該被嚇得不輕。”
果然。
楊同新推開病房門的時候,柳紅梅被嚇了一大跳。
她還以為是周金生去而復返。
嚇得她立刻跪在地上,不停的道歉。
看清楚是楊同新后,她明顯愣了一下,這才扶著床邊慢悠悠站起來。
“你們怎么又回來了?”
楊同新把倒在地上的椅子扶起來,慢慢坐了上去。
“周金生來的時候,我就在門口,聽到了他威脅你的全過程。”
柳紅梅嘆了口氣:“有什么用?這件事我已經和解了。”
楊同新看到病床上有一份和解協議,伸手拿了過來。
看得出來柳紅梅是想攔著,但她最終并沒有這么做。
楊同新快速把協議看了一遍,就連他平靜的心態,都忍不住升起一股怒火。
協議中,把過錯一方都歸結到了王建義身上。
甚至協議上還寫的很清楚,是他們不追究王建義的責任。
并且還讓王建義保證,以后不會再針對此事找他們麻煩。
至于這上面的醫藥費,乃至于其他賠償。
根本就沒有。
姚貝貝也在一旁看清楚了協議,她氣的咬著牙道:“這也太欺負人了!”
“他們這么做,就不怕遭報應嗎?”
楊同新讓姚貝貝給協議拍照取證,轉頭看向柳紅梅道:“剛剛在門外,我們已經把周金生威脅你的全過程都記錄下來了。”
“按照法律程序,你剛剛簽署的這份和解協議,根本沒有法律效應。”
柳紅梅看著地面,默默搖了搖頭:“沒用的,不管有沒有法律效應,我都斗不過他們。”
“我們只是普通老百姓,只想安安穩穩過日子。”
“其他的我們都不在乎。”
楊同新指了下躺在床上的王建義,皺眉問道:“你丈夫都已經這個樣子了,你還能安穩的過日子嗎?”
“就算你想,也沒這個機會。”
“如果你真的想得到公平對待,想給你丈夫爭取到賠償,就選擇跟我們合作。”
“我可以答應你,只要你敢站出來指證那些人,我就一定能把他們給辦了。”
“至于你的兩個孩子,也完全可以不用擔心。”
“我們省紀委,可以保護好他們。”
柳紅梅眼神出現一絲波動,下意識抬頭看見楊同新。
“你確定,可以保護好我的兩個孩子!”
楊同新不置可否的點了下頭,依舊保持很平靜的表情,想讓柳紅梅能更相信他的話。
楊同新道:“我辦過很多案子,也查處過很多貪官污吏,類似于你這樣的情況,我也遇到過不少。”
“而我只要答應了要保護誰,就絕不會食言。”
柳紅梅不確信的看了楊同新一眼。
她問道:“你會怎么保護我的兩個孩子?”
楊同新伸出兩根手指,不急不忙道:“兩個選擇。”
“第一個選擇,我會提供安全屋。”
“這個安全屋的具體地點,只有我,還有我們省紀委的某幾位領導才知道。”
“安全屋里還會安排有安保,會二十四小時保護你孩子的安全。”
“等到案子完全結束之后,才會讓他們出來。”
“至于你和你丈夫的安全,我同樣也會進行保護。”
“我會派警察全天候守在病房門口。”
“當然,如果你對本地警察有異議,我可以協調上面領導,從外地調來警察。”
聞言。
柳紅梅低下了頭。
看得出來,她在琢磨這件事的可行性。
姚貝貝坐在一旁一臉緊張,恨不得能讓柳紅梅直接答應下來。
楊同新看了她一眼,輕輕搖了搖頭。
意思是讓她別緊張,以免影響到柳紅梅的判斷。
過了十幾分鐘。
柳紅梅才抬頭看向楊同新,她一臉篤定道:“我相信你,在你身上我能感受到一股勁。”
“我知道你不會騙我。”
“至于我們一家人的安全,你來安排,我對你完全信任。”
楊同新挑了下眉。
他剛剛差點沒忍住,就要問一問柳紅梅,他身上到底有什么勁?
這種話,已經不止一個人對楊同新說過了。
楊同新點了下頭:“謝謝你的信任!”
“跟我說說,這到底是怎么回事。”
“還有你們家的磚廠,真的是被人給搶走了嗎?”
柳紅梅嘆了口氣,看著地面點了點頭。
“確實是被搶走的,當年我們家的磚廠,在十里八鄉都有名。”
“生產出來的磚質量也很好,還有很多外地客戶前來訂購。”
“只是在第一年,我們就掙了十幾萬。”
“等到第二年的時候,我丈夫和我商量著,要不要把磚廠再擴大一倍,也能賺更多的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