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宏亮詳細介紹著華誠的情況,喬巖只是點頭,不發表任何意見。他這次下來就是多聽多看,有調研才有發言權。另外,他始終堅信,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,作為外行,不能瞎指揮。尤其事關安全生產,絕不能用外行的視角講出不專業的話。
從焦化廠出來,又去了發電廠,洗煤廠和一個煤礦,并看了正在建設中的新材料廠和轉型項目新型農業孵化基地。回到公司沒有停歇,緊接著召開座談會。
喬巖環顧一周,看到與會人員身著統一工作服,齊刷刷地坐在那里,握著筆盯著筆記本,隨時準備記錄他接下來要講的話。雖然剛來,但給他的直觀感受是,企業的服從性和規矩意識比地方強,尤其是紀律和精神面貌方面,經過長時間的馴化早已適應。
地方的制約,常用手段就是畫大餅,要么以評先進提拔來誘惑,但要遇上低欲望的躺平式干部毫無辦法,動不了他的一分錢。反觀國企,每項工作都與工資績效獎金直接掛鉤,誰敢不服從躺平。缺勤遲到就扣工資,敢不聽話就降績效,用金錢來強化管理,目前看來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。
與之而來的后果是,公司一把手擁有絕對的權力,因為他手里攥著一個職工甚至一個家庭的命運。企業可不比地方,開除一個職工不需要繁瑣的手續,直接就能掌控生殺大權。
所謂的勞動法合同法,在他們眼里根本不算事。想要整一個人不需要辭退,調到最艱苦的生產一線,如果吃不消自然會走人。有幾個舍得放棄這樣的鐵飯碗,尤其是拖家帶口的,絕大多數人沒有勇氣走到那一步。
所以,遇上一個正直的領導是職工所幸,但凡領導心術不正,貪得無厭,整個企業都遭殃。
喬巖對牛宏亮陳家維印象還不錯,看得出他們在認真抓企業發展。道:“同志們,今天我下來就是走走看看,了解下各個公司的發展運轉情況,聽聽大家的呼聲和訴求。在座的每一位,你們都是專家,所以我就少說多看多聽。”
“既然是座談會,就不要搞得如此嚴肅,這樣吧,每個人都說一下,先自我介紹,再說分管工作,談談自已的想法,然后提出一兩條合理化意見。必須提,大至華誠煤焦華同集團的轉型改革發展,小到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細小問題,就是要廣開言路,傾聽民意,真正聽到每位職工的心愿和呼聲。”
“黨辦的工作人員要認真記錄每個人的發言,之后的每個公司都是如此。此外,不能光聽你們領導層的發言,還要聽到最底層職工的真實訴求。立勇書記,德明主任,你二位負責落實此事,看通過什么渠道收集民意。意見箱,郵箱,打電話,發短信等等,都可以。”
“在此,我要告誡你們領導層,不要安排組織,不要阻撓施壓,如果收集起來的意見達不到我要的效果,會讓你們重新組織征求意見。另外,還會安排一路人進行側訪,我要聽到最真實的聲音,明白嗎?”
眾人有些發懵,不知葫蘆里賣得什么藥。朱宏亮首先表態道:“書記,放心,堅決落實您的指示精神,這樣吧,我先來說……”
喬巖打斷道:“不,從后面開始說。最后面那位,你先說吧。”
坐在后面的男子看到眾人的眼神落到他身上,慌里慌張站了起來道:“喬……喬書記,我是后勤部部長王小兵,主要負責后勤保障工作。我覺得華誠煤焦現在挺好的,尤其是在朱董事長和陳總經理的帶領下,各項事業蒸蒸日上。意見嘛,我一時半會想不出來……”
喬巖目不轉睛盯著他,侯立勇趁機插話道:“王小兵,你是沒聽懂喬書記剛才說的話嗎,必須提。”
王小兵看看侯立勇,再看看朱宏亮,想了半天道:“喬書記,我倒是有個意見,咱們現在的宿舍樓不夠用了,看能不能再新建。還有以前的家屬樓,已經是危房了,維修成本過高,看能不能……這算意見嗎?”
喬巖點頭道:“算,挺好的,都記下來。大家都聽到了吧,王小兵打了個樣,接下來每個人的發言都像他一樣,言簡意賅,直面問題,接著往下說吧。”
接連又有幾個人提出問題,喬巖專心致志聆聽著。這時候,朱宏亮起身去外面接了個電話,不一會兒進來湊到耳邊低聲道:“喬書記,南橋縣魏冬山書記過來了。”
喬巖知道瞞不住,淡淡地道:“這邊開著會呢,讓他先等一會兒。”
“好的,那我讓辦公室主任先去陪同。”
會議一開就一個多小時,等所有人發完言,喬巖放下筆道:“非常好,大家都提出了各種意見,你們每個人的意見都非常重要,我會把這些都帶回去仔細研究。有些同志想說不敢說,沒關系,你可以形成書面材料,直接交到黨辦。”
“其他的,我就不多說了。確實如大家所說,華誠煤焦在朱宏亮和陳家維的帶領下,做出了一番事業,管理得井井有條。在此,我代表集團黨委,對華誠的各項工作表示充分肯定。接下來,你們要繼續抓生產抓安全抓管理,還要抓學習抓制度抓隊伍,力爭再創佳績,再立新功。好,今天的座談會到此為止!”
散會后,喬巖起身來到隔壁會客室,魏冬山立馬起身快步走過來,握著手激動地道:“喬書記,大駕光臨,也不知會一聲,失陪了。”
喬巖笑盈盈地道:“對不起啊,正好開會,讓你久等了吧?”
“說什么呢,你可是我們的財神爺,多等一會兒算什么。快快快,快坐。”
魏冬山和喬巖是同一批下來擔任縣委書記的,眼見對方高樓起,而自已還原地踏步。貨比貨得扔,人比人得死,起點都一樣,喬巖已經爬上了半山腰,而且是跑著上去的。
有些人心態擺得正,自認為能力和水平不及喬巖,而有的人已經崩了,萬分嫉妒和羨慕。
魏冬山有自知之明,因為省委當初派他們下來分給的任務不同,他主要負責南橋縣的安全生產,倒是想創新,也沒有那機遇和平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