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回水灣,張志霖利用三天時間,把鎮上實施的項目逐個檢查了一遍,幸好再未發現工程質量問題。
12月5日,縣政府召開常務會,張志霖參會。
前面幾個議題和回水灣關系不大,到了第七個議題,縣就業局管理局匯報了今年最后一批無息貸款征集審核情況。
當聽到回水灣鄉僅 58 戶村民通過審核時,張志霖的眉頭微微蹙起,臉上掠過一絲明顯的不悅。
等鄧禮匯報完畢后,各位領導依次發表意見。
輪到張志霖時,他抬眼望向鄧禮,語氣帶著幾分質詢:“我記得回水灣鄉最初上報了 72 戶,怎么最終只批了 58 戶?這未通過的 14 戶究竟存在什么問題?”
會議室里霎時安靜下來,有些事情大家是心照不宣的,這類貸款名單早已通過縣長和分管副縣長的默許,每個鄉鎮的配額都是 “內定” 好的,上會不過是走個形式,極少有人會當眾提出異議 —— 即便哪個鄉鎮有意見,輕易不會在這種場合針鋒相對。
但今天偏出了 “二般” 情況。張志霖不僅是副縣長,還兼任著回水灣鄉黨委書記,此刻為鄉鎮爭取權益,名正言順,誰也挑不出理來。
鄧禮被問得一怔,臉上閃過慌亂。他只知道按 “規矩” 卡下了 14 戶,具體用了什么借口,那是工作人員的事,他豈會知道?
支吾片刻,他才勉強答道:“張縣長,有些是資料不太齊全,有些是資質不太符合要求……”
“資料不全可以通知村民補齊,至于資質就更簡單。” 張志霖當即打斷他,語氣斬釘截鐵,“鄉鎮干部愿意為他們當保人,還有什么問題?崔家溝村正在大力發展棚栽產業,這些村民眼巴巴盼著這筆貸款搞生產,他們才是最需要扶持的群體!
不能因為些無關痛癢的材料問題就把貸款卡下來,這會嚴重挫傷村民發展產業的積極性。我看,這份名單還得再好好斟酌。”
見鄧禮一臉的尷尬,有些下不來臺,縣長師博文適時開口打圓場:“回水灣鄉剛新建了一百多座大棚,確實急需資金扶持。就業局再重點梳理一下情況,名單提交下次常委會重新研究吧。”
話音落下,張志霖用余光掃了鄧禮一眼,對方臉上的不痛快顯而易見。
但他心里冷笑:跟回水灣的發展和村民的切身利益比起來,你算個什么東西?明目張膽索要回扣,全縣人盡皆知,離踩縫紉機的日子不遠了!
常務會結束后,縣長師博文前腳進了辦公室,就業局局長鄧禮后腳就跟著進去了。
別看就業管理局只是人事局的二級單位,但因這幾年政策好,這個單位的含金量不亞于職能局,師博文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鄧禮推了上去,才得以掌控了這個單位。
剛進門,鄧禮便一臉悲憤地嚷道:“縣長,張志霖明知道名單是您點過頭的,還在會上給我難堪,他到底安的什么心?”
師博文皺著眉頭訓斥:\"他是副縣長,能跟別的鄉鎮書記一樣嗎?你也是不長腦子,為什么偏要卡回水灣的貸款?\"
鄧禮支支吾吾道:“各鄉鎮都卡了一些,回水灣貸款戶比較多,‘對接’的還不主動,我想著……”
\"你想,你想個錘子!\" 師博文厲聲打斷,\"我有沒有告訴過你,張志霖掛職期滿后,留任永安是板上釘釘的事,你連副縣長都不放在眼里了?我看你是真的飄了!鄧禮,有不少人向我反映就業局的貸款有 ' 貓膩 ',你要是再不收斂些,出了事我可保不了你!\"
聽到這話,鄧禮頓時慌了神,連忙表態:\"縣長,您最清楚,我工作一直本本分分、勤勤懇懇,不過是得紅眼病的人太多,用這些下三濫的手段污蔑抹黑我。我以后一定注意,絕不給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留下可乘之機!\"
\"回水灣的貸款都放了吧,加起來才一百多萬,因為這點錢讓副縣長對你有意見,太得不償失。你待會去一趟張志霖辦公室,把問題說清楚,態度放好點。\"
鄧禮雖滿心不甘,也只能應道:\"好的縣長,我待會就去!\"
……
人在事中煉,事靠人來扛,事與人本就在相互淬煉中見真章。
領導的“帽子”是組織給的,但威望卻是在一次次交鋒博弈中站穩腳跟、贏得勝利,方能真正樹立。
常務會上敲打了鄧禮,最終回水灣的貸款戶全部落地,這讓張志霖的威信在全縣領導干部中悄然提高幾分。
12月10日下午,縣委書記張穩召開五人小組會,專題研究了人事議題,涉及到回水灣的調整有兩人:民政站站長謝萬源提拔為紀檢書記,綜治辦主任鄭生堯提拔為組織委員。
12月12日,縣委組織部考察組來到回水灣,對謝萬源和鄭生堯進行組織考察。
對此,回水灣的干部們并無意外,因為論能力、論資歷提拔他倆是實至名歸,書記用人很公道。現在大家更關心的是,兩人晉升后騰出的副科級崗位,書記打算用誰?
等考察結束后,張志霖安排徐浩去張曉飛的榨油廠,采購了一批上好的“香油脂”,然后前往省城,和那四個處室“加深感情”,促進項目盡快落地。
12月14日,張志霖拜訪了省工信廳縣域工業處和規劃處,這次連帶處室的工作人員都有禮物——兩桶“香油脂”。至于處長,則是兩條煙和四桶油。
禮多人不怪,兩位處長都給了很好的反饋,就差拍著胸脯向張志霖保證,項目就等著上會了。
12月15日,張志霖拜訪省發改委,在進工業經濟處處長李婷辦公室時,無意間瞥見了墻上張貼的干部提拔公示 —— 李婷擬任副廳級領導崗位。
推門而入時,張志霖臉上堆著熱忱的笑意,率先開口道:“李處長,剛在門口瞧見了您的擬任公告,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,可喜可賀呀!”
李婷此刻心情正好,聞言笑著打趣:“你小子倒是消息靈通,老實說,上次來的時候是不是就打探到什么風聲了?”
張志霖連忙擺手,語氣誠懇又帶些玩笑意味:“處長您可別冤枉我,上次那真是無心之言,萬萬沒想到竟一語中的了!您要是能到河中市任職,那我可就有了實打實的‘靠山’啦!”
這話讓李婷心里微微一怔:難道這小子真有什么內幕消息,知道自已可能會去河中市?她不動聲色地岔開話題:“等過了省委常委會才知道具體崗位,服從組織安排。你那個項目不要擔心,已經過會了,估計文件會在月底下發。”
張志霖臉上立刻露出感激之色,連忙欠了欠身:“感謝處長對我和回水灣的關照!這次我又帶禮物了,是我們當地的特產,真本實料的葵花籽油,采用的是傳統的熱榨法和浸榨法,香味自然持久、口感舒怡,還請處長幫忙推廣!”
李婷笑道:“當地特產我還是敢收的,不過家里往后怕是不怎么開灶了,你少拿些,我嘗嘗味就行!”
雖說才打過兩回交道,但人和人之間的緣分就是這般奇妙。李婷對眼前這位金融學博士,確實有些另眼相看,她平日里可沒這么多和煦的笑意。
……
12月17日,張志霖牽頭成了回水灣鎮“一村一品”產業發展領導小組,成員為全體黨委委員。
從12月18日開始,領導小組在會議室聽取各村支書的產業發展規劃,為明年的發展明出路、謀舉措、破難題、定方向、強擔當,各村支書面臨大考,嚴重以待。
第一個匯報的是崔家溝村支書張二娃,目標是兩年內新建日光溫室棚300座,成為全市第一的大棚產業村。
第二個匯報的是玉樓村支書張曉飛,計劃在三年內增加3000畝葵花種植面積,打造農優特精品,形成種植、加工一條龍的產業體系,形成訂單式生產模式,帶動更多村民致富。
這兩個村已經動起來了,發展思路清晰,措施切實可行,獲得了領導小組的一致認可。
下河村、暖泉村、賀家莊和平峪村都在川道上,他們都提出要發展大棚產業,想爭取就業管理局的貸款。
感受到幾位村支書有信心、有決心,不像是跟風的樣子,張志霖當場承諾,無息貸款由他解決,補助資金也不會有任何問題,但開春后大棚就要開始建設,一年之計在于春。
白虎頭村的想法是養豬、養雞,因為他們村有產業基礎。張志霖對這個村比較了解,認可了這個想法,并當場承諾,會給白虎頭村爭取配套設施補助。
徐家溝植被好,想種黃芪、黨參、遠志和柴胡,唯一擔心的就是銷路。張志霖表態,先動起來,銷路問題自已想辦法解決。
這八個村支書年富力強、思維開闊,正是干事創業的年齡,想法都很好。但剩下的六個村子就不盡人意了,提出的發展思路明顯帶著應付,沒有具體的舉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