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歷史證明,只要選對人,用對人,給予足夠的信任和舞臺,年輕人往往能爆發出驚人的創造力,開創全新的局面!”
“在這個過程中,只要選拔機制公正透明,任用過程規范有序,我們擔心的所謂‘出亂子’,往往是多慮了。”
“相反,故步自封,壓制人才,才是最大的不穩定因素!”
這番引經據典,看似在支持破格提拔,實則在巧妙地轉移焦點,將江昭陽個人的“破格”問題,泛化到歷史經驗的層面進行討論,沖淡其特殊性。
同時,也為他接下來的“折中方案”做鋪墊。
鋪墊完成,張超森終于圖窮匕見,將目光重新投向魏榕,臉上帶著一種“尋求共識”的誠懇表情:“魏書記,各位同志,基于以上認識,我的態度很明確:江昭陽同志,肯定是要提拔的!”
“這既是對他卓越功績的應有回報,也是落實省委精神的具體體現。”
“更是我們春奉縣樹立用人導向的標桿事件!”
他身體微微前傾,雙手攤開,做出一個“折中”的手勢:“那么,具體怎么提拔?”
“我考慮了一個折中的方案,提出來供大家討論,看是否可行?”他特意用了“折中”和“討論”這樣的字眼,顯得既尊重魏榕的權威,又體現民主作風。
魏榕臉上依舊看不出喜怒,只是淡淡地吐出一個字:“請說吧。”
張超森清了清嗓子,拋出了他精心設計的方案:“是這樣,大家都知道,白嶺鄉的顏源同志,不久前因公不幸殉職,鄉長的位置一直空缺著,急需得力人選去穩定局面、推動發展。”
他先點明了一個客觀存在的職位空缺,強調了補位的緊迫性,讓這個提議聽起來合情合理。
“我看,”張超森的目光掃過眾人,最后落在魏榕臉上,“就由江昭陽同志,接任白嶺鄉的鄉長職務!”
他隨即對這個看似“提拔”的方案進行了解釋和定性:“第一,這完成了對江昭陽同志的破格提拔。”
“他從副鎮長直接升任鄉長,這本身就是一次跨越式的晉升!完全符合‘破格’的定義!”
“因為他確實任職年限不夠。”
“我們這樣做,就是實實在在地打破了常規,落實了省委‘不拘一格’的要求!”
他反復強調“破格”二字,試圖將這個方案的“進步性”最大化。
“第二,”張超森話鋒巧妙一轉,“這又與中央和省委大力提拔年輕干部的精神高度吻合!”
“江昭陽同志年輕有為,功勛卓著。”
“放到鄉長這個重要的基層主官崗位上,既能讓他接受更全面的鍛煉,又能充分發揮他的能力和闖勁,完全符合培養使用年輕干部的方向!”
他將“鄉長”這個職位包裝成了“重要崗位”和“鍛煉平臺”。
“第三,”張超森的臉上露出一絲“務實”的表情,“這樣操作,程序上相對順暢,阻力也會小很多。”
“畢竟白嶺鄉長職位確屬空缺,屬于正常補缺范疇,只是人選上我們做了‘破格’處理。”
“這既能體現我們落實省委文件的決心和行動力,也能有效地向市委交賬!”
“梁部長那邊,我們也有充足的理由去匯報和爭取支持。”
“大家看,是不是一個比較穩妥可行的方案?”
他最后用一句“是不是?”結尾,目光征詢地看向魏榕和其他常委,尤其是那些之前沉默或保守的成員,試圖爭取他們的認同。
張超森的話音落下,會議室里陷入了一種新的、微妙的沉默。
這個方案,表面上完全響應了魏榕的要求——提拔了江昭陽,而且是“破格”提拔。
它堵住了魏榕以政治高壓打開的缺口,避免了蔣珂文被徹底打倒的危機。
對于其他常委來說,似乎也找到了一個既能響應上級號召、又不必過于激進打破現有格局的“臺階”。
然而,其中的玄機,在座的人精們豈能看不透?
白嶺鄉!
那是春奉縣地理位置最偏遠、經濟基礎最薄弱、矛盾問題最復雜、發展難度最大的一個鄉!
顏源的殉職,本身就與當地艱苦的環境和復雜的局面有關。
把剛剛立下大功、正處于事業上升期、本應獲得更優渥發展平臺的江昭陽,從相對富庶、潛力更大的琉璃鎮常務副鎮長位置上,直接“提拔”到白嶺鄉去當鄉長,這哪里是重用?
分明是明升暗降!
是發配!是流放!
是用一個看似光鮮的正科級帽子,把他打發到一個難有作為的“苦寒之地”,既堵住了悠悠眾口,畢竟提拔了。
又徹底斷送了他短期內進入縣級核心領導層或更好位置的可能性,白嶺鄉遠離權力中心,政績難出。
吳新田的眉頭緊緊鎖了起來,臉色鐵青。
他聽懂了這“折中”背后的算計,胸腔里一股怒火在燃燒。
他想拍案而起,質問張超森這算哪門子破格提拔?
但他看了一眼魏榕那依舊不動聲色的臉。
強行壓下了沖動。
他明白,此刻的焦點在魏榕身上,縣委書記的態度將決定一切。
所有的目光,包括剛剛從巨大驚嚇中稍稍緩過一口氣、帶著劫后余生般復雜眼神的蔣珂文,都聚焦在魏榕身上。
張超森的方案如同一顆包裹著糖衣的炮彈,靜靜地擺在了會議桌的中央。
魏榕是當場識破其本質予以駁回,還是順水推舟接受這個“折中”?
這將直接決定江昭陽的命運,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春奉縣未來權力格局的走向。
魏榕的指尖,在光可鑒人的紅木會議桌面上,輕輕落下。
那一下敲擊,微不可聞,卻像一根冰涼的銀針,猝不及防刺入會場黏滯凝重的空氣里。
指尖抬起,短暫懸停,如同屏住呼吸的審判之錘,然后再次落下。嗒…嗒…嗒…緩慢、精確、帶著一種近乎冷酷的韻律感。